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学习 >> 网评精粹 >> 新评 >> 正文

亲近亲近,近了才亲

——有感于省委组织部《我们这一天》视频受捧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6日 16:14来源:山西日报 点击率: 次

春节前夕,省委组织部制作的视频节目《我们这一天》在三晋红e网发布,迅即爆红网络,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形成强大正面效应。短短几天,视频播放量就已突破50万次。笔者是从新华网看到的,题为《带您探访“组织部织什么‘布’”》,看到的是一个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的群体。同时也倏然间觉察到,这个群体少了几分神秘、多了几分亲近。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近亲近,近了才亲,走群众路线更是如此。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敏感度高,组工干部由此养成了只做不说、多做少说的习惯,在公众心目中“很神秘”。《我们这一天》的可贵之处在于,省委组织部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带着公众零距离探访组工干部累并快乐着的工作状态,打破了组织部“封闭”“敏感”“神秘”的刻板印象,架起了联系群众的便捷桥梁,构筑了走近百姓的快速通道,不仅塑造出亲民形象,更给人以多方启示。

首先是敢发声、会发声。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群众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今天是互联网时代,保守估计,全国少说也有一半人口为网民。庞大的网络宣传阵地,众声喧哗,如果正确的东西不去占领,就必然会被错误的东西所占据。《我们这一天》的成功再次证明,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学会用最新鲜、最接地气的方式发声,是执政的必修课。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故事要好,讲故事的方法也要与时俱进。

其次是角度小、视野大。视频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通过讲述组工干部们辛苦而又充实的一天,定格了广大组工干部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工作常态,在改变公众对组工干部刻板印象的同时,也对全国绝大多数公务员的日常生活作出真实写照。高度紧张的工作、毫无规律的生活,不但白了少年头,还让他们亏欠了亲情、爱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从平凡中见不凡,于无声处听惊雷,怎能不让人汲取奋斗的力量、前行的动力?!

三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节到来,除了领导们走访慰问,上门给老领导、老党员、老劳模,贫困户、困难群众和科技工作者拜年,党组织也会以特殊的形式送上关怀。《我们这一天》适时推出贺岁视频,也无疑是对全省广大党员的关心和问候。尤其主题突出“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更是难能可贵。

塑造山西美好形象,离不开讲好山西故事。从舆论好评如潮看,《我们这一天》在这方面可圈可点,值得点赞。有的网民感奋不已:“山西的干部作风确实在慢慢改观,披星戴月的,很不容易。”有的网民不吝赞美:“山西的干部真是好样的,像蜡烛一样,默默无闻地燃烧着自己,奉献着自己,舍小家为大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个视频还引发了不少公职人员的共鸣,如“我是一名基层干部,看这个片子竟然哭了,非常真实”“他加班多顾家少,以前还有看法,现在才知道那么辛苦”,等等。

可见,这部时长仅有14分钟的视频,可谓是省委组织部进一步走群众路线的宣言书,同时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宣传队、努力亲近群众的播种机。既让网民发现了一个与原先印象大不同的“也蛮拼”的组工群体,也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山西政治生态修复和重建后干部队伍所焕发出的精气神。更重要的,这是运用互联网架起与群众沟通桥梁的一次成功尝试,不仅在我省属首创,而且在全国也不多见,值得好好总结,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