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进入图书馆,帮助典狱长洗钱;1963年,发现了真凶,要求翻案,被典狱长拒绝;1967年,挖通了逃生通路,并发生了本文开头的对话。但直到1975年,安迪才逃出生天——这正是最大的问题,为什么他要等上八年?一切都要回到安迪入狱的第一夜,影片中有一个赌局,大家都下注,这个文静的男人会第一个受不了这个鬼地方。可事实上,这位爱好地质学的银行家在第一个晚上就找到了可以令自己专注而忘掉痛苦的事情——研究监狱的墙。肖申克监狱建于三十年代,当时的混凝土技术还不过关,经过这么多年风雨,安迪研究了一下,意识到这个墙也许是可以挖通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安迪打算越狱,他根本不知道墙壁那边是什么,他只是想找点事情,对抗此刻的恐惧。但接下来,“三姐妹”的频频骚扰,让他开始考虑这个计划的可能性,并搞到了小锤子和那张性感明星的海报。随着他对肖申克监狱的熟悉,他发现,从那堵墙往某个方向开挖,可以通向污水管道,通过污水排放系统又可以直接通向郊外,一个越狱计划渐渐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但这个大胆的计划在很长时间内,只是一个“备胎”,他真正的希望还是找到真凶,直到典狱长亲手扼杀了这个希望,直到1967年某个夜晚,他突然挖通了那个通道。但安迪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越接近希望,他反而越冷静了。这个越狱方案一旦实施,就必须在十几个小时内完成,完全没有任何退路,可通道只是随便挖的,通行速度很慢,而且万一污水管的尽头是一排铁栅栏呢? 他又怎么躲避追捕呢?正是因为谨慎,安迪在挖通了通道后又继续工作了八年,去确认污水管通向的地方,并把洞挖的更宽一些,清除障碍物,以争取更快的逃跑速度。但等待又意味着更大的风险,万一某个力求表现的新警卫掀开海报,发现这个伟大的工程,或者突然住进一个新室友、被调到其他监狱、甚至获得假释,怎么办?正如很多质疑说的,这个计划不被发现,其实是一个幸运。安迪也深知这一点,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维护自己在监狱里的特殊地位,为了争取独居一个监室,为了不被警卫查房,而做了大量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万无一失的,这个计划并不是电影的BUG,而是现实生活中,当你要做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时,你必须承受的风险。这才是救赎主题最深层次的东西,整个30多年,安迪一直在对抗自己内心深处那些被这个危险环境激发出来的消极的东西:一开始是要对抗恐惧,他需要做一些能让自己忘记这个危险处境的事;
接着是要对抗“甘心接受现实的沉沦”,他开始更大的双重冒险,白天洗钱,晚上越狱;
最后他要对抗的是内心深处的恐惧,那些恐惧来自于他无法控制的风险。他唯一的办法是谨慎些,更谨慎一些。
05自由的枷锁电影中最经典的一段旁白,来自原著小说:我曾经试图描述过,逐渐为监狱体制所制约是什么样的情况。起先,你无法忍受被四面墙困住的感觉,然后你逐渐可以忍受这种生活,进而接受这种生活……接下来,当你的身心都逐渐调整适应后,你甚至开始喜欢这种生活了。什么时候可以吃饭,什么时候可以写信,什么时候可以抽烟,全都规定得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