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12年值不值?为你算清一笔经济账,答案在这里!
周末在楼下小卖部碰见张叔,他正跟几个老邻居唠嗑,手里攥着儿子的退伍通知书,脸上笑开花:“我家小子当了12年兵,刚退伍就拿到了二十多万,还安排到区里的事业单位,每月工资六千多!”旁边李婶听了却嘀咕:“12年青春呐,要是在外面打工,说不定早挣得更多了。”这话一出,大家吵开了——有人说当兵稳定,有人说不划算。其实不少家长和年轻人都纠结过:当兵12年到底值不值?别光听别人说,今天咱们就从“经济账”的角度,把在役收入、退伍待遇、长期保障捋清楚,答案自然就有了。
先算在役账:12年能拿多少“实在钱”?津贴+工资+补贴,不算少
可能有人觉得“当兵不挣钱”,但现在部队待遇早不是十几年前的样子了。按现行标准,12年兵大概分“义务兵2年+士官10年”,咱们一笔笔算:
首先是义务兵阶段(2年) 。第一年津贴每月1100元,第二年1300元,两年下来基本津贴能拿(1100×12)+(1300×12)=28800元。另外,义务兵还有“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这是地方政府发的,全国没有统一标准,但多数省份都不低——比如河南2024年优待金年均约2.5万元,浙江部分地区能到4万元,两年下来最少也能拿5万元,多的能到8万元。
这么算下来,12年在役期间,不算医疗、住房等免费福利,光现金收入最少能有2.88万(义务兵津贴)+5万(优待金)+75.6万(士官工资)+10万(补贴)=93.48万元,要是在艰苦地区或有任务,能到110万以上。我战友老林在新疆当士官,12年下来拿了120多万,比他同期在老家打工的同学挣得还多。
再算退伍账:不是“一拍两散”,安置/自主就业都有“硬核待遇”
12年兵退伍,不是“领完钱就完事”,国家给的后续待遇才是“定心丸”。目前主要有两种选择:转业安置和自主就业,不管选哪种,都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一种是转业安置。根据《退役军人保障法》,服役满12年的士官属于“符合安排工作条件”,地方政府会提供事业单位、国企、央企的岗位,而且多数是有编制的。比如张叔的儿子,退伍后被安排到区住建局下属的事业单位,月薪6200元,有五险一金,年底还有绩效,跟当地公务员待遇差不多。我另一个战友退伍后去了国企当中层,月薪8000元,还享受“退役军人优先晋升”的政策,比同期进公司的普通员工升得快。
展开全文
第二种是自主就业。要是不想被安排工作,选择自主就业,能拿到“一次性退役金”+“地方补助”:国家发的一次性退役金,12年兵大概是4.5万元;地方政府的补助更可观,比如江苏2024年自主就业士官补助标准是“每服役1年补1.2万元”,12年就是14.4万元,加上国家的4.5万,光这两项就有18.9万元。除此之外,自主就业还有创业优惠:比如开公司能享受3年税收减免,申请创业贷款最高能贷20万元(政府贴息);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时,有“退役军人专项岗位”,竞争比普通岗位小很多——我表哥退伍后考了街道办的专项岗,笔试分数比普通岗低15分还考上了。
别漏长期账:社保+优待,12年兵龄是“隐形财富”
很多人算账只看眼前的钱,却忽略了当兵12年带来的“长期保障”,这些看不见的福利,其实能省不少钱。
首先是社保“无缝衔接” 。服役12年期间,部队会给交“军人养老保险”和“军人医疗保险”,退伍后这两项保险能直接转到地方:养老保险方面,12年兵龄算“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是说,退伍后只要再交3年(满15年),退休就能领养老金,不用补这12年的钱;医疗保险方面,部队交的保费会转到地方医保账户,看病能直接用,而且退役军人住院报销比例比普通居民高5%-10%。我邻居王哥退伍后没上班,自己交社保,因为有12年视同年限,现在每年只交3000多,比别人少交一大半。
其次是退役军人优待证福利。有了优待证,平时能省不少日常开支:比如坐高铁、飞机能走“退役军人优先通道”,不用排队;全国多数景区免门票或半价,比如故宫、九寨沟,带家人去玩一次能省几百块;看病时优先挂号、优先住院,不用跟别人挤,尤其在大医院,这省下的时间和精力可比钱值钱。我战友带父母去北京看病,用优待证优先挂号,当天就看上了专家,要是普通排队,最少得等3天。
其实算完这三笔账,“当兵12年值不值”就很清楚了:在役有稳定收入,退伍有安置或创业支持,长期有社保和优待兜底,而且12年的军旅生涯还能锻炼意志、积累人脉,这些都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财富”。当然,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有人喜欢外面的自由,有人看重稳定的保障,但单从经济角度看,12年当兵绝对不是“亏本买卖”。要是家里有年轻人纠结要不要去当兵,不妨把这几笔账算给他看,比空口说“当兵好”实在多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